新聞中心
年終公司聚餐,這些忌諱你不能犯!-人才熱線
發布時間:2015-12-09 15:51:03
來源:
轉眼又是年底,在一片寒意中,圣誕節、新年、春節等一個個期待中的節日又出現在了地平線。
隨之而來的,是每個公司都會有的年底聚餐,也作為年度活動排上了大家的日程。
年底聚餐作為連接領導和同僚之間的感情紐帶,無論是過于隨意還是過于沒有存在感,都會白白浪費了一年唯一一次提升自己職場形象的絕佳機會。
餐館選擇,大有講究
這種總結飯,首先要的是和氣融洽,最忌出現各種食品不干凈、味道難吃、環境嘈雜混亂、服務態度低劣、買單出現金額糾紛等意料之外的情況。
如果需要你幫整個團隊定餐館,那么上佳選擇是定在和單位有長期關系,或者大家經常去的熟悉餐館,這樣比較不容易出幺蛾子。
而且因為全部門都在一起,留下的回憶是集體性的,會更加惡劣。至于餐館的檔次是否需要以比平時高出一檔,則可以商榷。
小編覺得,用給定的錢,營造出最大的儀式感,才是老板所需要的。
點菜也相當考驗情商
點菜看似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,但其實細心一點就會發現:選擇什么菜、什么風格、葷素怎么搭、吃不吃辣,其實也是一種權力的彰顯儀式。
在高位者往往擁有優先權和決定權,但往往故作推讓以示風度,這時候究竟是順著領導的心意來,還是討好大多數,這個度的把握,也是在考驗點菜者的情商。
何況現在文化宗教差異越來越多元,對團隊成員中口味偏好、忌口的了解和掌握,體現的是你平日的細心觀察,無需多言便繞開大家的雷區,會給人留下相當好的印象。
酒席上正確的說話之道
有些人非常急切地想討好自己的上司,往往在酒席交談期間就開始毫無節操地開始狂拍。馬屁技術又不到家,往往拍得露骨直白又沒有任何亮點。
在這種聚餐的場合,與其夸贊老板,不如夸贊同僚在一年中對自己的幫助,一方面可以讓對方心生感激,甚至一掃一年來工作中的負面觀感,另一方面也會讓在座的上級認為你是個重視團隊精神的,善于與人合作的員工。
勸酒還是鬧酒?看氣氛!
酒席的勸酒、鬧酒風氣已經是常年被人詬病的一個陋俗。
鬧酒勸酒的目的在于服從性測試:對于剛剛建立起合作關系的商業場合,有著獨特的測試意義。但這套東西并不一定適用于部門的聚餐。
但是現在不善于飲酒,甚至反感這套東西的老板也大有人在,一旦不會察言觀色,把原本的溫馨和睦氣氛搞成社會氣息濃重的勸酒儀式,可能會讓許多人心生不快。
過度自我調侃?low爆了
每個團體中都有一兩個活寶型、逗逼型的人物,往往是大家取樂的對象。
這些人自尊心比較低,靠丑態賣萌賣傻,甚至習慣于拿自己開涮來獲取集體中其他成員的認同和接納。
這對于其他方面能力不濟的人來說,也不失為一種人際討巧的生存之道。但在一年一度的聚餐上,這樣的行為往往具有很高的風險性。
對員工不慎熟悉的老板并不一定能很好的get到同僚之間的玩笑點,往往以一面之緣來對整個人的氣質和能力進行評價,容易產生誤解,乃至非常負面的觀感,可謂得不償失。
傳謠有風險,八卦需謹慎
同事之間,拿同公司、同單位的其他話題人物的軼事和私生活來八卦,是非常常見的“話題破冰”手段。但由于聚餐的公開性(所有同部門的人都參加)以及半正式性(需要總結一年工作),所以并不適合用來作為八卦的平臺。
尤其是一些搞行政工作的中年婦女,過于八卦,甚至直接打聽質問其他同事的私人生活和感情生活,是非常沒有禮貌和引人反感的,會被人視為長舌婦。
充分利用歸程,可事半功倍
肴盤既盡,大家原本端著的儀式感有所放松,老板整整一晚上“安撫團隊”的任務順利完成,整個人正處于極為放松自在的狀態,再加上年底節日氣氛熱烈,整個人心情也會變好。
此時提出的請求更容易得到理解與支持,對于消解一年中的誤會和敵意也有著非常好的效果。所以,這段路無論是和領導,還是和同僚,對于進行有效溝通,加深感情,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果。
總而言之,只要多觀察細節,那就沒有什么是小事。聚餐、酒席是職場的延伸,是形象的展示平臺。
我們與親友之外的人交流的根本目的,在于產生工作之外的交情。而這種交情的基礎,是對方對你這個人本身有情感上的好感。好感就像儲蓄一樣,存著是可以應急、是能派上用處的。沒準在某個時點,這些儲蓄能幫你一把。
認真對待生活中和人際有關的每一件小事,最終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。
|